组织的柔软性或局部软硬不均会直接影响切片,进而会导致我们很难切出厚薄均匀,可连片的片子。想要解决这一难题,需要用合适的物质浸透组织内部并包埋,来降低或规避组织柔软的特性带来的切片难度,方便切成薄片,这种物质为包埋剂。
近年来越来越提倡免疫组化技术标准化和实验操作规范的重要性。全面熟练免疫组织化学的技术方法,并制作出一流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切片,是病理医生首要且必须要掌握的核心技术。我们特别开设“免疫组化技术专题”,以期助力更多病理同仁系统地了解该前沿技术。本期详细介绍免疫组化染色操作步骤和关键物质两方面,赶紧收藏学习吧~
(1) 取材厚度建议3~5mm,尽量避开水源。(2)箱体温度设置在-23°C至25°C,先在样本托中心滴上OCT包埋剂,后将组织块深入包埋剂中,接着在速冻台上冷冻。(3)观察到组织四周开始冷冻并逐渐向中间变白时,即用冷锤压平组织,使组织表层瞬间冷却。
想用石蜡切片机切出高质量片子但在操作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现整理石蜡切片机操作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希望对你的切片有所帮助~
众所周知,甲醛虽然作为免疫组化常用固定剂,但甲醛也会使组织细胞许多抗原的免疫活性丢失,从而导致免疫组化染色失败。采用特殊手段恢复组织细胞的免疫活性的方法就是抗原修复。抗原修复是免疫组化染色中的关键环节,也是较为复杂繁琐的一步。
常规石蜡组织切片,在浸蜡环节时间稍长、温度过高或者透明时间过长等,可能会使蜡块组织变硬、发脆,导致切片时厚薄不均,连片性差甚至不能连片。本期给大家梳理了一些优化改进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想要制作一张高质量的组织切片,不仅需要长期的反复练习,更需要借鉴前人的经验。本期我们将从大家实际冷冻切片中遇见的问题着手,查找原因并给出对应的解决办法。
通过免疫组化技术专题前几期的内容,我们知道常规石蜡切片标本做免疫组化实验是需要做抗原修复,这就要用到抗原修复液,因为抗原修复液会直接影响抗原修复效果,本期就跟大家一起探讨抗原修复液的PH值、温度和时间等,该如何选择。
上一期肾穿组织的最佳制片方法如何操作?从取材、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到染色,我们了解到高质量的肾脏制片应该如何操作,接下来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技术要领,快来看看这5大技术要领你都做到位了吗
(1)固定;大鼠或小鼠灌注取脑,取脑后用多聚甲醛浸泡固定,即能达到冲洗的目的,又不损害组织。(2)脱水;先后用15%、20%、30%的PB蔗糖溶液进行脑组织梯度脱水,脑组织沉下去就是脱水好了。(3)冰冻切片;推荐瑞沃德冷冻切片机。取出脑组织,用OCT胶包埋,一层层的包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