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脑中秒尺度的时间感知,我们仍然知之甚少。2022年10月3日,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张嘉漪团队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毛颖和陈亮团队的研究论文,展示了团队在时间信息预测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在该研究中,作者首先分析了人脑中28个脑区的电信号,确定时间信息预测的关键脑区为视觉皮层(Visual Cortex, VC)。随后作者结合小鼠的光遗传学、在体电生理记录以及行为学等实验,进一步验证并揭示了VC在编码时间预测信息中的重要作用机制。
中风是全球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也是致残的主要原因。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血液供应不足进而引起神经元功能中断和细胞死亡,并最终导致脑组织持续丢失以及身体残疾。中风治疗的目的是挽救缺血半暗带中功能受损但仍有活力的组织,但是过量的谷氨酸传递会导致涉及谷氨酸受体的兴奋性神经元死亡以及随后的钙超载。
我们在实验过程中,使用拉制仪时难免会遇到各种疑问:水平拉制仪和垂直拉制仪有什么不同?哪个更好用呢? 别担心,本期九大常见问题解答,让你的困扰轻松解决!
通过监测钙离子的变化来表征神经元的活动情况,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复杂的神经回路。而对于清醒自由活动动物的神经元群的研究是当代神经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光纤记录系统就是目前用来记录神经元活动的最受欢迎的方法之一。光纤记录能够长时程稳定记录自由活动动物特定脑群体区神经元的活动,且该方法对动物的损伤较小,可操作性强。
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的发生的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与机体能量代谢降低相关的线粒体功能障碍被认为是MDD和其他精神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
光纤记录通过同一根光纤和陶瓷插针即可实现传输激发光和收集荧光信号,同时激发光的功率较低(微瓦级别),如何选择合适的配件耗材才能达到最大效率的信号传输呢?本文让你看懂光纤记录实验如何选择合适的耗材配件!
是否有时候,你也对微电极拉制仪耗材的选用拿不准:不同实验,玻璃管选厚壁还是薄壁?如何判断何时更换加热片?到了什么程度要更换干燥剂?……耗材没选对,往往直接影响实验结果!别急,本期干货从玻璃管、加热片、干燥剂三大部分,带你轻松get微电极拉制仪耗材选用!
光遗传学(optogenet-ics)是一种通过使用光学技术和遗传技术来实现控制细胞行为的方法,它克服了传统电刺激和药物手段激活/抑制细胞或组织,空间和时间分辨率低的缺点,为神经科学提供了一种变革性的研究手段。
Science Advances:揭示脑缺血后小胶质细胞调控神经元突触丢失的作用机制JCI:阐述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调节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Neuron:TRPM2和突触外NMDA受体的功能耦合加重了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兴奋性毒性Circulation Research:CircOGDH可作为AIS潜在的半暗带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光纤记录系统通过钙离子荧光指示剂记录特定脑区群体神经元的活动。在神经环路研究中,光纤记录系统可以对自由活动动物的群体神经元进行长时间稳定监测,进而探究神经元活动与动物行为的相关性。